当前位置:

宁远:“工厂化”育秧助晚稻丰产

来源:红网 作者:余巧艳 范姜茜子 编辑:李芳 2025-07-07 17:35:17
—分享—

本网讯(通讯员 余巧艳 范姜茜子)又到一年一度晚稻集中育秧的黄金时段,宁远县大力推广“工厂化”育秧模式,通过标准化、智能化的生产流程,为晚稻生产注入科技动能。

宁远:“工厂化”育秧助晚稻丰产_副本500.png

走进冷水镇沙洞村标准化育秧大棚,机器轰鸣,工人们正在育秧生产线上娴熟地操作着。他们将一个个育秧盘放置到传送带上,机器自动装填基质、喷水、播种、覆土,短短十秒,一张育秧盘就装盘完成。“以前是人工育秧,现在都是全程机械化,节约时间和人工成本。今年又增加了300多亩,种晚稻越来越有信心了。”种粮大户陈春阳迎来了他种植水稻的第八个年头,与往年依靠人工育秧不同,今年他毅然选择将育秧环节托付给合作社。

宁远:“工厂化”育秧助晚稻丰产2_副本500.png

今年冷水镇晚稻种植面积1.9万亩,为确保完成生产任务,冷水镇利用育秧中心及机械化设备,提前备好农资,全力投入育秧工作。目前正开足马力生产,计划用一周时间完成晚稻秧苗培育,确保秧苗按时栽插。“我镇围绕晚稻生产工作,精心部署、提早谋划,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政策宣传和技术指导,成立合作社提供一体化服务,目前,全镇已落实晚稻种植面积1.9万亩,预计下周可全面开始大田移栽。”冷水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鲁彦表示。

宁远:“工厂化”育秧助晚稻丰产3_副本500.png

育秧也是一门技术活,在宁远县兴鹏农技专业合作社的育秧大棚内,控温控水设备齐全。为促进秧苗更好地生长,县农业农村局联合乡镇、合作社组成专业技术团队,定期深入田间地头,开展“一对一”技术指导,实时监测秧苗生长状况,及时解决育秧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以精细化管理为秧苗生长保驾护航。“我们合作社今年晚稻育苗2000亩左右,全程采用机械化,一台机每小时可育800到1200盘秧苗。为促进秧苗更好地生长,技术人员及时关注秧苗出芽后的水份、温度及病虫害,确保秧苗移栽到大田时更加地健壮,能够尽快扎根返青。”宁远县兴鹏农技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仕文说道。

宁远县大力实施科技强农政策,推广水稻工厂化育秧、机械化插秧,提高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并积极落实粮食生产各类奖补政策,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全力做好“三农”服务工作,为全县粮食生产种植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技术和服务保障。

“近年来,我县深入贯彻‘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大力推广全程机械化作业,通过加大奖补力度,开展技术指导等措施,稳步推进粮食生产工作。截至目前,全县19.3万亩晚稻种植任务已全面落实,为全年粮食稳产增收奠定坚实基础。”宁远县农业农村局种植业股股长贺荣华介绍道。

来源:红网

作者:余巧艳 范姜茜子

编辑:李芳

本文链接:http://www.ningyuan.gov.cn/content/646941/99/15106857.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宁远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