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李严军 何丹)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宁远县紧扣耕地保护要求,坚决守牢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秉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原则,扎实推进耕地恢复,发展规模农业,全力推动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炎热的盛夏,禾亭镇禾亭社区的耕地复垦现场一片忙碌。大型挖掘机挥舞铁臂,正有序清理昔日杂乱的果园与荒地。这片土地有100多亩,曾因管理零散导致半数闲置。如今,村干部通过核实土地权属,把碎片化的田块集中流转到村集体,再由村集体统一打包流转给种植大户,让“沉睡”的土地重新焕发生机。
永州市凯森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肖智伟介绍道:“这块田以前种果树的也有、荒废的也有、种蔬菜的也有。我们统一流转过来后打算种水稻和蔬菜,方便机械化作业管理,提高土地效益,带动老百姓增收。”
而在龙岗村,去年复垦的 60 多亩耕地已迎来丰收。连片的玉米秆上挂着饱满的玉米棒。村民黄利勇穿梭在田垄间,麻利地掰下成熟的玉米。这片曾因缺水弃耕的土地,经复垦改造后种上旱粮作物,如今成了村民的“钱袋子”。“以前荒起在那里一分收成都没得,现在种出来有收成了,有好几百块钱一亩。”村民黄利勇说道。
禾亭镇组建专项工作组,对可复耕土地开展全面摸排,结合土壤肥力、灌溉条件等实际情况,“一地一策”制定复耕方案。通过土壤改良、水利设施完善等举措提升土地质量,引导群众应种尽种,推动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自去年以来,全镇已恢复耕地721亩。
宁远县禾亭镇人大副主席贺小宁说:“对土壤肥力较差的地块,我们优先进行土壤改良,增施有机肥料。对于灌溉不便的土块,我们优先完善水利设施。我们还对一些非法占用耕地的典型案例进行公开处理,守住耕地红线。”
近年来,宁远县立足实际、因地制宜,扎实推进耕地恢复工作,累计恢复耕地1.4万亩,推动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现代化。
来源:红网
作者: 李严军 何丹
编辑:李芳
本文为宁远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www.ningyuan.gov.cn/content/646941/68/15151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