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宁远:“四个一”守紧群众“钱袋子”

来源:宁远县鲤溪镇 作者:鲁文龙 李丽恒 编辑:周敏 2023-12-25 10:38:37
—分享—

本网讯(通讯员 鲁文龙 李丽恒)今年来,宁远县鲤溪镇扎实开展反电诈工作,创新“四个一”工作举措,以最高站位、最硬措施、最强担当推动工作落实落地,实现年内电信诈骗案件“零发案”,切实守住了鲤溪群众的“钱袋子”。

压实责任链条,下好党政“一盘棋”。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县关于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会议精神,将反电诈当成一项长期性、持续性的中心工作抓牢抓实。成立工作领导小组,通过召开党委会、工作例会、会商会等形式,一周一调度,一月一研判,明确任务要求,下发工作清单,形成责任具体、环环相扣的责任闭环。全面落实班子成员联片、片组干部包村、村两委干部包组的管控措施,做到重点人员信息“底数清、去向明”。大力整合镇综治办、派出所、司法所、村两委、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多方力量,严防死守,积极宣传,实现镇、村、组三级同步发力、同频共振。今年来,共召开党委会专题研究部署反电诈工作的8次、综治维稳信访工作例会12次,开展反电信诈骗工作督查4次,开展专题业务培训3次,组建新闻宣发队伍2支。

抢占意识高地,高举宣教“一面旗”。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把反电诈宣教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做在平常,力争实现反诈宣传100%全覆盖。在线上,全镇以家庭为单位,以村组为依托,指导安装并教授“国家反诈中心”APP使用3.2万余人次,全民反诈防骗能力有效提高。组织镇村党员干部主动“亮”身份,通过镇“两中心”融合共建群,每日组织村级通讯员将反电诈短视频通过微信群、朋友圈转发,用各类政策宣讲、真实案例助推村民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意识提高。在线下,依托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每月定期开展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五进”宣传(进企业、进村组、进家庭、进学校、进商铺),重现常见的电诈“手法”和“套路”,让群众掌握防电诈的基本常识,减少或避免上当受骗概率,全力营造反诈宣传全覆盖、无死角的浓厚氛围。目前,全镇已悬挂反诈横幅100余条,发放宣传资料2.5万余份,张贴警示标语2000余条,微信、短信推送反诈信息、典型案例600余条,受教群众逾3.3万余人。

强化风险防范,织密反诈“一张网”。一方面,该镇常态化开展涉诈人员摸排核查工作,结合滞留人员名单,动态梳理辖内涉诈高危人员的家庭及社会关系,对重点人员及其亲友相关信息建立详细、准确的一人一档资料,实行动态台账管理。根据涉及人数一对一明确包保干部,切实抓好重点人员逼投劝返、列管列控、深挖打击、宣传教育等各项工作。另一方面,写好“情理”文章,积极采取法律震慑、政策攻心、亲属谈心等方式劝返。如辖内某村一男子长期滞留缅北,是当地工厂主管,劝返难度非常大,镇村两级先后12次走访其家属,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争取到全家人的支持配合,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多次与该男子直接联系,消除其思想顾虑,该男子最终被成功劝返。

开展后续帮教,紧密党民“一条心”。对于受骗、受损和涉诈群众,镇综治办通过建立一户一档,定期回访,及时掌握受害人的最新动态,并在第一时间给予心理疏导及安抚,修复心理创伤,坚决杜绝再次涉诈、被骗或报复社会情况发生。对因受骗而导致家庭生活困难的群众,将视情况通过临时救助的方式帮助他们维持正常的生活运转,尽早回归正常生活。同时,建立“联村领导+村干部+驻村干部+辅警+村医”的“五包一”结对帮扶台账,定期了解受害人心理状态,遇到困难,及时帮扶。

图之于未萌,虑之于未有。下一步,该镇将继续扛起反电诈的政治责任,全面落实“打、防、管、控、宣”各项措施,以更坚决的态度、更有力的举措,一以贯之推动反电诈工作不断深入,用真抓实干为宁远持续开展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五大攻坚战”献出鲤溪力量。

来源:宁远县鲤溪镇

作者:鲁文龙 李丽恒

编辑:周敏

本文链接:http://www.ningyuan.gov.cn/content/646756/69/13386645.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宁远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