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刘奕琰 胡颖 李丽恒)近年来,宁远县充分发挥离退休党建的引领作用,创新“党建+”工程,做到以离退休党员为主体,打造“三位一体”“双结对”“政法五老”工作等品牌,形成“五老”新合力,推动新时代老干部工作高质量发展。宁远涉老组织荣获省级以上集体荣誉6项,个人荣誉5次,被省级以上媒体宣传推介30余次,县委老干部局被评为“全省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
推行“党建+品牌创建”。
近年来,宁远县依托“美在金秋”老党员之家建设,围绕中心大局,作好融合文章,打造老干部工作品牌。建设“三位一体”融合发展品牌,坚持党建带会建、带关建,推动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负责人、老科协分会长、关工委负责人“一肩挑”,构建组织共建、力量共凝、资源共享、服务共情的“三位一体”融合发展格局,破解老干部工作力量、阵地、设备等资源不足问题。打造“双结对”工作品牌,即在职党员与离退休党员结对,离退休党员与离退休非党员结对,让离退休党员在享受在职党员精准服务的同时,做好业务上的传帮带。如,人民医院原医技支部支委、中医康复科主肖楚辉结对的成旭辉,现成为了主任医师、永州名中医、省优秀科普专家,康复科获湖南省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擦亮政法“五老”志愿调纠品牌,成立县政法“五老”调纠志愿服务队,为群众提供法律援助、调处矛盾纠纷1300余人次,被作为优秀志愿服务组织收录进全省老干部老党员先进典型风采录《初心闪耀》。
推行“党建+志愿红”。
组建县“五老”宣讲团,开展党的理论宣讲百余场次,2022年荣获“全省五十佳老党员老干部志愿服务项目”。组织银发志愿服务队开展关心关爱下一代成长,开展“大手牵小手,永远跟党走”等红色教育进校园活动。600多名中小学生接受党性教育。成立“公益事业小分队”,800多名老干部参与志愿活动,定期开展文明劝导、矛盾调解等活动,近两年来累计开展文明劝导60余次,化解矛盾纠纷20余起。组建“红霞文艺小分队”“公益事业小分队”等13个文艺团(队),近五年来深入乡镇(街道)、村(社区)、学校、敬老院、景点等开展“文艺走基层”活动900场次。
推行“党建+会建”。
全县老科协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服务大局做贡献,倾心助力打造“福寿双全”新高地,宁远获评“全省百岁健康示范创建先进县”。组建老科协“科普专家团”,走进集市、广场、田间开展“银龄行动 科技为民”行动,2023年科普专家团大力推动助力乡村振兴,开展农业科技人员培训5期、620人次;开展科普宣传活动17次,提供咨询508人次,发放科普宣传资料近万份;到田间地头现场指导4次;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11件。选派18名科技人员联系重点村9个,10名科技人员支帮示范村2个,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个,帮扶创办农业科技示范基地9个。老党员鲁茂祥研发出高粱制种新技术,亩产由300公斤提高到750公斤,荣获“全省科技创新金奖”。
推行“党建+关建”。
强化党的第一属性,选优配强关工委“领头雁”,村(社区)关工委主任由党支部书记兼任,422个村(社区)全面实现党组织负责人、关工委主任“一肩挑”,与全县中心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同奖罚,推进关工委工作有效开展。充分发挥离退休党员的作用,深入挖掘本地红色资源,先后完成九嶷山国防教育基地、汤泉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大元社艺术文化交流中心等12个青少年教育基地建设。湾井镇朵山村关工委组织村里“五老”免费为村里留守儿童开办书法培训班,获得了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集体荣誉称号;下灌村关工委开展“四点半”国学教育课堂,获得省关工委调研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水市镇大元社艺术文化交流中心在关爱留守儿童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多次被中央、省市新闻媒体报道。县关工委专职委员胡坤玲开办“舜文化讲坛——家庭教育培训基地”,教育培训达百余场次,受益者数千人。
推行“党建+老干部学习”。
老干部(老年)大学把党建元素引入到教学中,创新开设“课前五分钟微党课”,通过“传达+解读”、“微宣讲+互动”的方式,把课堂理论学习的“文件语”变“百姓语”,让老同志学出立场、学出观点、学出方法、学出忠诚、学出情怀、学出担当。整合县级教育资源,依托县文化馆、县教师进修学校、老党员之家、书画协会、摄影协会等载体共同开展教学工作和各类活动,常设教师由原来的3人增加至7人,根据需求引进社会师资力量,建立教师库,由原来的12人增加至27人。丰富课程,开设音乐、舞蹈、太极健身、京剧、葫芦丝、形体礼仪、摄影、医疗保健、瑜伽、电脑与智能手机应用等类型丰富的课程。今年上半年,开设13个班(队),学员增至531人,专业上课751人次。充分利用村(社区)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村书屋等资源,鼓励有条件的社区开展老年教育工作。如,宝塔社区依托县教师进修学校开展终身教育试点工作。
来源:宁远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刘奕琰 胡颖 李丽恒
编辑:肖益婷
本文为宁远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www.ningyuan.gov.cn/content/646755/54/13249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