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成天金 李丽恒)烈士纪念设施是传承红色基因、弘扬英烈精神的重要载体,一直以来,宁远县烈士公园紧紧围绕充分发挥爱国教育基地的教育作用,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切实从免费开放的基本目标、保障机制、具体措施等方面着手,让红色文化在广大学生和群众心里扎根发芽。
挖掘“红色宝藏”。
宁远县是革命老区,有着丰富的红色资源。为了挖掘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故事,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建立烈士事迹收集、整理和编撰工作制度及相关流程,在县委、县政府的组织下,与县委宣传部、党史办、文联等单位和部门共同走访烈属户,走进乐天宇生平事迹陈列馆、柏忍故居等红色教育基地,寻访红色印记,挖掘英雄故事,先后收集整理汇编成《宁远人民革命斗争史》《宁远县革命遗址普查资料汇编》《九嶷红霞》《嶷山铸魂》等书册,免费发放给青少年阅读,弘扬烈士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用英雄故事教育青年一代。
加强基地建设。
作为红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宁远县烈士公园包括烈士纪念碑、烈士纪念塔、烈士墓区、烈士纪念广场等。为建设好、维护好烈士纪念设施,加强规范管理和标准化建设,2022年,在烈士公园原有基础上新建成散葬烈士墓区,为园区内7席旧烈士墓冢改造,安装墓志碑,并修缮烈士纪念碑、墓区走道。同时为做好零散烈士纪念设施抢救保护工作,同年5月集中迁移散葬烈士墓12座,对全县散葬11名有姓烈士和54名无名烈士墓迁移至县烈士公园集中管理保护。2023年,在做好提质改造中,新建成一个烈士祭祀广场。日常利用清明节、烈士纪念日、国家公祭日等重要时间节点,立足基地,为人民群众缅怀英烈、传承英烈精神提供庄严肃穆的环境和氛围。努力将烈士公园打造成基础设施完善、教育功能突出的红色教育基地,今年到目前为止,接待学生近10000人次。
重温光辉历史。
“各位同学,我们现在看到的这面汉白玉写意浮雕是讴歌鸦片战争以来为民族独立与解放、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英勇献身的在宁远大地牺牲的本、外籍和在外牺牲的宁远籍的先烈而建。1928年4月,国民党血腥镇压工农革命运动,残酷杀害农民运动骨干3000余名。1937年至1945年抗日战争期间,全县有27386名青壮年奔赴抗日前线,死亡6000余人。1927年到1949年,宁远先后共有6支革命武装,计1万余人,在武装斗争中共有4000余革命先辈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建设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同学们认真聆听着烈士公园讲解员的介绍,加深了对宁远文化底蕴和革命优良传统的了解。
在宁远烈士公园,学生们行走在庄严肃穆的烈士纪念广场,驻足细看烈士纪念碑,认真了解先辈们浴血奋战、不怕牺牲的英勇事迹,重温峥嵘岁月,接受了一场革命传统教育。近年来,宁远烈士公园主动与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相衔接,积极开展研学活动,提供烈士公园内红色讲解服务、研学实践教育精品课件微宣讲、微党课场地等。通过红色研学,重温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充分发挥红色研学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资源优势,坚持理论学习和实践教育相结合,让孩子们在重温革命先烈英雄事迹中,汲取奋发向上的磅礴力量。
英雄烈士是民族的脊梁、时代的先锋,红色文化涤荡着人们的心灵,铸就宁远人民的精神高地,薪火相传、生生不息。今后,宁远县烈士公园将进一步唱响主旋律,讲好英烈故事,弘扬正能量,让红色文化在学生心里扎根发芽,爱党爱国爱军的基因在孩子们的心中潜移默化地生长,鼓舞青少年树立目标、接续奋进,自觉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来源:宁远县烈士公园
作者:成天金 李丽恒
编辑:肖益婷
本文为宁远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www.ningyuan.gov.cn/content/646740/53/12774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