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李严军 余巧艳)5月7日,在宁远县社区精障康复服务中心围墙边的菜地里,黄瓜、西红柿等瓜果蔬菜长势良好。6名患者在社工指导下移栽向日葵、给蔬菜除草绑蔓,井然有序。
34岁的禾亭镇患者黄某患有先天性精神障碍,生活无法自理。经康复中心工作人员指导参与种植训练一个多月后,已能独立穿衣。宁远县社区精障康复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邹素球介绍说:“黄某现在愿意听从我们的安排,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精神状态较之前明显改善。”
宁远县社区精障康复服务中心创新引入农艺疗法,为患者们提供了一个亲近自然、恢复身心健康的独特方式,帮助他们恢复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回归社会。仁和镇的王某今年59岁,他原本是水泥厂工人,患病后长期偏执。参与农艺疗法后,不仅心情得到改善,与人沟通也变得顺畅。王某表示:“种菜、种花,做一些轻微的体力劳动,对我的康复还是很有好处。”
农艺疗法指患者在医护指导下参与农事活动,以缓解精神压力、改善心理状态。今年4月,宁远县社区精障康复服务中心启动该疗法,工作人员带领患者从初识农事到熟练耕种。劳作中,患者们交流种植经验,分享作物生长喜悦,逐步打开封闭内心,恢复社交能力。“劳动让患者恢复正常交流,改善心情,获得精神满足,收获快乐。我们的工作也很有成就感。”宁远县社区精障康复服务中心负责人傳海涌表示。
截至2024年8月31日,宁远县4256名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录入国家信息系统,其中3656人纳入社区康复服务。患者多分布于县城周边农村及偏远地区,精障康复服务中心为其定制个性化康复方案,已选取20多名患者开展试点,计划试点成功后全县推广。
傳海涌介绍,宁远县社区精障康复服务中心以“中心+站点+网点”模式,规划建设1个县级康复中心、4个康复站点和30个服务网点,打造创新型精神障碍示范建设基地,实现所有乡镇和重点村居全覆盖,让患者就近获得康复服务。康复中心服务丰富,除基础康复外,涵盖躯体管理、生活技能、社交与职业训练,注重心理康复与家庭支持,如教患者整理房间、烹饪,由心理咨询师开展心理疏导。未来,康复中心将动态优化农艺疗法,依患者康复进程调整活动,帮助更多精神病患者重拾自信、融入社会。
来源:宁远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李严军 余巧艳
编辑:肖益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