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成极富生命力的锦绣画卷
张月林 摄
张月林 摄
永州步步皆是景,处处是文化
千百年来
舜帝陵、周敦颐故里、摩崖石刻
吸引无数人慕名前来祭拜和观摩
一朵莲花盛开千年
蒋克青 摄
濂溪书院
永州古时被认为是蛮荒偏远之地
为什么会走出周敦颐这样一个惊世学者?
九嶷山
《史记》记载“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中华民族的道德始祖舜帝的陵寝之地就在宁远九嶷山,他创立的道德文化从此在永州扎根并代代相传,使永州成为“道德文化的发源地”。
自夏禹开始,九嶷山舜帝祭祀大典已经传承数千载,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舜帝陵
穿越时光与书法大家对话
摩崖石刻是一种与山体结合的历史文物,兼具“化育群伦”“记功立言”的功能,因此被称为“石头上的文学史”“石头上的书法字帖”和“石头上的BBS”“历史的留言板”。
从全国来看,有石刻的地方并不少,而永州的摩崖石刻却让其他地方望尘莫及。
摩崖上的中兴颂——永州摩崖石刻拓片展
首先,“咖位”大。“楷书四大家”之一的颜真卿,一生中唯一的摩崖石刻书法作品就在永州。《大唐中兴颂》是颜真卿书法技艺炉火纯青的代表作,是中国的绝世瑰宝。
此外,永州还有蔡邕、怀素、苏东坡、黄庭坚、米芾、何绍基等一连串如雷贯耳的历代书法大家的石刻传世。
丰富的书法元素,诸多孤本绝迹,形成了一部浓缩的书法艺术史,永州堪称拥有“一座石头上的书法博物馆”。
其次,数量多。千百年来,先贤圣哲纷纷跨越千山万水前来学习,并以在这里留下石刻为荣。永州现存古摩崖石刻2200余方,数量之多、品味之高,国内罕见,其中7处摩崖石刻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祁阳浯溪碑林
红色文化遍地芬芳
湘桂交界处,巍峨的舜皇山森林苍翠茂密,溪谷水声潺潺。从东安县舜皇山国家森林公园进入,一路攀爬,山顶上一座红军跋涉翻越老山界的英雄群雕特别显眼。这里记录了一段红军长征的伟大历史画面。
舜皇山,俗称“老山界”,是红军长征时所翻越的第一座山。1934年12月2日湘江战役后,疲惫不堪的红军自广西全州过舜皇山。著名无产阶级革命家陆定一后来写下文章《老山界》回忆那段艰难的长征岁月。新中国成立后,《老山界》长期在教材中使用,让“老山界”地名闻名遐迩。
历史资料显示,红军在永州的主要战斗达23次,不少红军战士血染潇湘,红色故事广泛流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先驱李达矢志不移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无产阶级革命家陶铸心底无私天地宽,在永州牺牲的“绝命师长”陈树湘断肠明志,永州也是一方“十步之内,必有芳草”的红色圣土。
陈树湘红色文化园
说的就是这里啊!
来源:永州发布
编辑:肖益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