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是社会关系的基石,道德的提升推动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务必把加强道德修养作为十分重要的人生必修课”“努力以道德的力量去赢得人心、赢得事业成就”。中国共产党人要勤修“政德”、磨砺“大德”、严守“公德”、修炼“私德”,让自己的精神境界得以升华、道德力量得以彰显,进而感动人、影响人、带动人,为奋进新时代、共筑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和道德支撑。
一要坚守初心使命立政德。走得再远,也不能忘记来时的路。中国共产党人要时刻牢记“入党为什么”,经常思考“为党做什么”,要从党史学习中找回入党初心、树牢理想信念,做到听从内心的呼唤,汲取信仰的力量,坚守初心始终不渝,坚定方向一往无前。要校准政德标尺,树立“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理念,秉持“赶考”精神,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以群众的得失为导向、以群众的满意为依归。反之,如果没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信奉“千里当官只为财”、将入党作为晋身之阶的人,必将蝇营狗苟、利令智昏,身败名裂就是他们最后的结局。
二要锻造绝对忠诚明大德。为政之要在于“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中国共产党人要把修炼政治品德摆在首位,做到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对党绝对忠诚。李大钊、方志敏等革命先烈用鲜血诠释了对共产主义事业的无比忠诚,焦裕禄、孔繁森等党的好干部用汗水凝聚了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火热赤诚……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自觉磨砺政治品格,坚守共产党人的信仰高地和精神家园,旗帜鲜明讲政治,切实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以实际行动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奉献精神,推动党和人民的事业蓬勃发展。
三要做到率先垂范守公德。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先进文化的忠实代表,党员干部的道德水准理应高人一筹。要真正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常怀善念、常行善举、常修善德,做良好道德风尚的建设者和社会文明进步的推动者。要做到公私分明、克己奉公,勇立潮头、敢为人先,以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引导人们讲公德、尊公德、守公德。面对周围的不良风气,决不能“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对丑恶现象视而不见、随波逐流,甚至同流合污,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激浊扬清,祛疴除痼,引领时代风尚。
四要坚持廉洁自律严私德。中国共产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之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对党员的私德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党内从来不乏严于律己、高风亮节的典范。井冈山斗争时期,朱德同普通战士一起挑粮上山,做到官兵一致;许光达一生淡泊名利,多次“让衔、让级、让位”;改革开放初期,79岁的乐天宇带着平反补发的5万元工资,自费创办新中国第一所民办大学“九嶷山学院”,终因劳累过度诱发脑溢血倒在学校……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先锋模范为榜样,坚持修身律己,带头廉洁治家,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做到慎独慎初慎微慎友,不为名利所困、不为物欲所惑、不为人情所扰,心无旁骛为建设现代化新宁远贡献力量。
来源:县委网信办
作者:文泉涌
编辑:宁网信